淮安3D打印

淮安3D打印

当前位置: 淮安3D打印 > 企业新闻 > 3D打印无人车间物流新曙光企业新闻

3D打印无人车间物流新曙光

更新时间: 2025-01-07 15:21:24  查看次数: 39    
2016年,陶飞等人提出了数字孪生车间的概念,还详细讲了数字孪生车间的核心技术,像数字孪生车间的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、它是怎么运行的、有什么特点等等。他们还研究了数字孪生和云计算、信息物理系统、人机交互、大数据这些技术之间有啥关系。数字孪生的由来最早能追到2003年,是Michael Grieves教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讲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》这门课的时候提出来的。那时候还没把这个概念叫做数字孪生体,只是提出了“做出和物理设备一模一样的数字化展示”的想法。后来又经历了“镜像的物理模型(Mirrored Spaced Model)”、“信息镜像模型(Information Mirroring Model)”这些阶段的发展变化。一直到2011年,Michael Grieves教授在《几乎完美:通过PLM驱动创新和精益产品》这本书里,才正式提出数字孪生体这个概念,之后就一直沿用到现在。数字孪生体主要包含三个部分:现实世界里的系统实体、虚拟空间里的虚拟产品,还有连接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数据和信息交互接口。随着相关理论技术不断发展,应用方面的需求也一直提高,数字孪生在发展和应用上有了一些新趋势和新需求。比如应用的领域要扩大,要和New IT技术深度融合,对信息和物理融合的数据有需求,要提供智能服务,要实现普遍的工业互联,还要有能适应动态、多维、多时空尺度的模型。数字孪生作为解决智能制造里信息和物理融合难题的关键技术,同时也是实现智能制造理念和目标的重要手段,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。工业界也把它引入到越来越多的领域,开始实际应用。
淮安3D打印
2017年,庄存波等人解释了产品数字孪生体到底是什么意思,还有它未来的发展趋势。他们搭建了产品数字孪生体的体系结构,还详细说了在产品设计、制造和提供服务这些不同阶段,怎么实现产品数字孪生体。2018年,陶飞等人发现以前传统的数字孪生三维模型,没办法满足现在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需求,就提出了数字孪生的五维模型。并且在这个五维模型的基础上,提出了数字孪生驱动的6条应用准则。
淮安3D打印
2019年,刘志峰等人利用数字孪生技术,构建了调度云平台的框架模型和工作流程,用来解决零件智能制造车间里怎么调度的问题。而且针对车间生产过程中,多种来源的动态干扰问题,他们提出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预测和诊断,再利用调度云平台制定出应对这些干扰的策略。总的来说,这几年数字孪生不管在理论方面,还是实际应用方面,都发展得特别快。应用的范围也慢慢从最开始的产品设计阶段,扩展到产品制造以及后期的维护服务等阶段。不过呢,把数字孪生具体用到3D打印无人车间的移动物流系统上,目前还没有人研究过 。